新规范重塑住宅标准:层高有新规,电梯大升级,采暖更贴心
近日,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发布,全新规定覆盖住宅多项关键指标。备受瞩目的变化包括: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从过去的 “宜为 2.8 米”,提升至 “不低于 3 米”;电梯设置标准从 “7 层及以上须设置电梯”,升级为 “四层及四层以上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配备 1 台电梯”。除这些显著调整外,新规范还在居住环境、建筑空间、结构、室内环境及建筑设备等多领域,首次制定强制性标准或提升现有标准。
新规范的制定遵循经济合理、安全耐久,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因地制宜、绿色低碳,科技赋能、智慧便利四大原则,全方位提升居民居住体验。以电源插座设置为例,许多新建住宅因预留插座数量不足,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尤其在厨房,电气化设备日益增多,插座需求大增。新规范明确了每套住宅电源插座的设置要求与数量,除规定洗衣机、冰箱等常用电器的插座布局外,还特别增加了厨房区域的插座数量。
针对住宅电梯内普遍存在的信号盲区问题,新规范明确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必须覆盖住宅建筑公共空间及电梯轿厢,确保紧急情况下住户能够及时对外联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不仅如此,新规范对电梯的升级要求还涉及轿厢尺寸、紧急按钮呼叫高度等细节,并针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载重量和轿厢门宽度做出新规定,让老年人和轮椅使用者出行更加便捷,普通居民搬运重物也更加轻松。
在住宅 “热环境” 改善方面,新规范特别关注夏热冬冷地区的供暖需求。在长江流域的上海、江苏、浙江、湖南、湖北、重庆等地,夏季酷热,冬季阴冷潮湿,部分居民对室内采暖有强烈需求。为此,新规范要求该地区住宅建筑必须配备供暖、空调设施或预留安装位置,有效提升了这些地区住宅的冬季宜居性。
新规范还着重优化了住宅的无障碍设计。规定每个住宅单元至少设置 1 个无障碍公共出入口,新建住宅建筑户门通行宽度不小于 0.9 米。同时,要求住宅小区内外道路、场地出入口、单元出入口及活动场地实现无障碍联通,形成完整的无障碍步行系统。此外,卫生间便器和洗浴器旁需设置扶手或预留安装条件,方便老年人自助起身与安全洗浴。户门、卧室门、厨房门和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要求也相应提高,方便老年人搀扶进出或轮椅通行。
在提升住宅安全性方面,新规范同样做出严格规定,如卫生间地面、公共出入口及各类公共区域地面静摩擦系数不得小于 0.6,阳台栏杆净高提升至不低于 1.2 米,为居民营造更加安心的居住环境。
总体来看,新规范显著提高了住宅标准的底线,有力推动住宅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进一步提升居民居住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新规范引领下,居民有望早日入住更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理想家园。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