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住建要闻

不断提升民生福祉 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体制改革成果纵览

发布时间:2024-07-02
  民生之要,在于安众、富众、乐众。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起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社会建设列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键一环,紧密围绕更好保障与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进步及民生福祉的提升。


   一直以来,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视作奋斗目标,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促使改革发展成果能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也在持续增强。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从四川成都市的磨子桥地铁站走出,百步之遥便是成都七中林荫校区。每日,此地的前端网课内容都会借由卫星信号传送至云南寻甸县、西藏日喀则市等教育薄弱区域的学校教室中,众多孩子的人生轨迹由此改变。


   教育,乃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教育公平,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推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基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构建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关键作用的制度体系。


“社会保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属于治国安邦的重大问题。”


   在2021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针对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展开了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时着重强调,要精准把握社会保障各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与其他相关领域改革的关联,提升统筹谋划与协调推进的能力,保证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被置于更为突出的地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等多次研讨审议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方案、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意见等,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临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拥有了相应的制度保障,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构建完成。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约达13.34亿人,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覆盖人数分别达10.7亿人、2.4亿人、2.9亿人,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一系列改革成果成效显著,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支撑,为创造美好生活筑牢了基础。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在民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衡量发展、推进改革的全新标尺。


   面对人民群众的更高要求,更具力度的改革举措持续聚焦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直接和现实的问题——


   调整优化户口迁移政策、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深入推进高频户政业务“跨省通办”……借由户籍制度改革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自2019年以来已有500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加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攻克“硬骨头”,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面、全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


   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深化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蛋糕”分配更为合理,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


   加快推动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健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机制……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促使政法机关借助改革提供更为多元、便捷、精细的法律公共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


   丰富的改革发展成果,记录着全面深化改革造福人民的坚实脚印,生动地诠释了“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这也是我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聆听人民呼声的真切体现。


   致力解决“急难愁盼”,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城市不但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外来务工人员为上海做出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能够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2023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进行考察。在听取了当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备建设力度、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的情况介绍后,总书记给予了充分认可。


   通过多途径保障群众实现“住有所居”。当下,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新市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低保、低收入家庭基本达成应保尽保,我国已然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直击问题、紧盯着问题进行改变,从住房困难等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着手,找准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持续推进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与制度建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6月13日,民政部联合21个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对外公布,这是全国层面针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所作出的首次总体性、系统性规划。通过为农村老年人编织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幸福“网络”,让更多农村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


  从探索构建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到明确“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从理顺养老服务监管机制,到推动银发经济健康发展……一项项改革的实招硬招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以创新之举措实施改革之策略,最美“夕阳红”的温馨画卷正在全国徐徐展开。


  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响应群众关切,改革聚焦人民群众的堵点痛点难点,致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


  相继启动实施单独二孩和全面两孩政策、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做好托育机构卫生评价工作……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婴幼儿的安全与健康,不断巩固“幼有所育”的民生保障。


  取消实施多年的药品和耗材加成、改革药品审评审批制度……减轻人民群众的用药负担,一系列改革措施直接针对药价高、看病贵等痛点难题,有力地整治了药价虚高的乱象。


  进一步完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始终将促进就业视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不断进行创新与完善。


  为了人民而开展改革,改革才具有意义;依靠人民来推进改革,改革才拥有动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聚焦于民生领域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直面民生改革中的“硬骨头”,找准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一系列改革方案不断化解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使人民生活发生了切实的改变,深刻地揭示了改革为人民的真谛。


  保持“时刻放心不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这是全国超过22万名消防员始终坚守的铮铮誓言。


  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为这支队伍确立了建队治队的根本指针,指明了强队兴队的目标方向。


  始终紧绷防大灾抢大险这根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但需要英勇无畏、敢于拼搏的队伍,更需要适应新时代新特点新趋势,持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2018年4月16日,在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70号,一个将11个部门和单位的13项相关职能予以整合及统一的新部门——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成立。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朝着事前预防转变,多年来的改革举措持续跟进、完善,事故灾害应急管理的格局得到了全面刷新。


  开展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建立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全国省级消防救援局统一挂牌……积极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进程,稳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8-2024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