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住建要闻

高温施工有“凉策”

发布时间:2025-08-13

尽管已经立秋,但高温天气仍然肆虐。为有效应对高温,地方政府、项目工地从优化作业时间、配备防暑装备、保障物资供给等方面入手,为一线建设者送上“清凉套餐”。

优化作业时间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在湖北省咸安经济开发区产业园项目,清晨天刚亮,钢结构安装班已经开始吊装作业。为了避开正午高温时段,项目部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作业制度,将上午作业时间调整为6点半至11点,下午则从3点开始施工,确保工人在气温相对适宜的时段作业。

项目负责人表示:“当前是施工黄金期,也是高温考验期。项目部科学规划施工时间,利用早晚较凉时段施工,优化流程衔接,全力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这一调整不仅让工人避免了高温暴晒,更提升了施工效率。实施错峰施工后,工序质量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在广湛高速铁路项目施工现场,一位正在绑扎钢筋的工人说:“项目部调整了时间,早上6点趁凉快开工,10点半左右收工休息。高温过后,下午3点半再干到晚上7点半。这样活不耽误,人也舒服,避开了正午的毒太阳。”

在制度保障方面,河南省汝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及时印发《关于做好高温天气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在建工地严格执行高温时段停工制度。当气温达到40℃以上时,停止当日所有室外露天作业;气温在37℃至40℃之间时,当日上午11时至下午3时高温时段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同时禁止安排高空作业。各施工单位需合理调整施工计划,严禁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切实保障工人的休息权利。“我们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进一步加强高温天气下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巡查力度,强化服务指导,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有序进行,切实维护建筑工人的生命健康权益。”汝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配置防暑装备 打造舒适施工环境

除了科学优化作业时间,一些项目在防暑装备上也下足了功夫。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南长江大桥主塔工地上,工人身穿的特殊工装格外引人注目,它不同于一般衣服紧贴着身子被汗水浸透的样子,这些背心始终保持干爽,且像充了气一般鼓着。

“这是项目部给大家添置的‘空调衣’。现在气温38度,穿上‘空调衣’后,实际感觉好像只有28度。”休息间隙,一位工友表示,这种看似普通的小背心安装了“小风扇”,“小风扇”运转起来后,可持续向衣服内部输送空气,形成微循环,帮助身体保持干爽舒适。

在天津市智慧小镇二期、天津地铁等项目,同样可以看到装有微型风扇的安全帽、带通风系统的“空调马甲”等装备,既有通风、降温功能,又严格符合安全防护标准。钢筋工老张是最早一批领到新型安全帽的工人,他熟练地按下帽檐侧的开关,两个微型风扇立即转动起来,带来阵阵清凉。“这帽子后颈处还设计了通风孔,戴上干活至少能凉快三四度。”而“空调马甲”则内置了3个可调速风扇,通过USB充电可连续工作8小时,让工人们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相对舒适的工作状态。

不仅如此,营造舒适的作业环境同样重要。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东方妍美(成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基地项目现场,喷淋设备构筑的智能化雾墙,既有效抑制扬尘又显著降低作业环境温度,该项目还创新性地利用地下水浇洒施工场地,为施工人员带来持续清凉。在江苏省南京北站枢纽工程施工现场可以看到,部分塔吊加装了喷淋系统,持续给工地现场降温,为工人撑起“清凉伞”。

提供清凉物资 关心工人身心健康

在高温天气下,建筑工人的健康牵动着各方的心。众多项目部将关心关爱工人健康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中。

“这天太热了,项目部给我们准备了藿香正气液、西瓜、汽水等避暑用品,每天还有绿豆汤。”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马山新区(下泊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一位建筑工人说。建筑工人劳动强度大、露天作业多,受高温影响较明显,即墨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要求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配置卫生室,备足防中暑、防肠道疾病、防食物中毒等药品。同时,为高温作业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对患有高温禁忌症的人员及时调整作业岗位,全力确保人员安全。

“您的血压有点偏高,这两天先调整下您的工作时间,注意休息。”在智慧小镇二期项目的“移动健康驿站”里,工作人员为工人测量血压,并及时沟通调整作业安排。入伏以来,该项目全面升级健康保障,增设血压仪、血糖仪、尿酸检测仪等设备,并建立了300余份工人个人健康档案,专人协助一线工人定期监测身体指标。推行“三色预警”机制,根据体检结果划分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作业管控,从源头排查健康隐患。

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张庄2号地项目部为提高工友们的防暑意识,组织开展防暑知识培训,详细讲解中暑症状、急救措施及高温作业注意事项,让每个人都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安排专人定时巡查作业现场,密切关注工友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立即引导至阴凉处休息并采取应急措施,全力防范中暑事件发生。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8-2024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