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住建要闻

多项目协同发力 国产BIM赋能数字化转型加速

发布时间:2025-07-31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省建院”)成立于1998年,前身为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19年转企改制后隶属于山西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具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甲级等多项资质,业务涵盖建筑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城乡规划、市政工程等领域。

近年来,建筑行业与数字化技术逐渐开启融合之势,建筑设计向三维化、集成化、平台化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山西省建院力图以BIM技术为依托实现三维正向设计,实现生产体系、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升级,带动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开拓数字设计的新格局。

下文以山西省建院三个分院完成的BIM技术应用案例为例,介绍其运用国产化平台推动数字设计落地的经验与思考,以期为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综合二所:汾阳市某医院建设项目

汾阳市某医院建设项目位于汾阳市杏花村镇,总建筑面积33070平方米,主楼地上6层,裙房地上3层、地下1层。项目组基于国产BIM数维设计软件,通过“云+端”协同设计模式实现全过程正向设计。

项目组通过数维软件内置的FalconV渲染器,对医院数维模型进行材质效果处理,完成进一步的建筑可视化表达,效果图及漫游动画更为真实和直观,设计模型的视觉体验及表现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借助FalconV渲染器内嵌的AI渲染模块,通过输入关键词,结合AI创造性输出效果图,帮助设计师打开思维,提供更多设计创意与出图素材,辅助项目优化落地呈现效果。

1.png

AI场景自动布置

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过“BIMQ”实现“边画边算”,将整体模型导出并上传云端进行算量,快速形成各构件钢筋量及整楼含钢量,为前期结构方案比选与钢筋优化等提供经济性决策依据,实现品质和成本双优。

广联达数维在协同、出图、模型应用、造价一体化等设计阶段和成本管理中有广阔的应用,且在内置规范、操作习惯、硬件匹配等本土化适配,以及版本迭代与功能及时优化方面的优势,符合国内工程实践需求。

综合七所:某幼儿园综合楼项目

山西省建院综合七所设计的某幼儿园综合楼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11599.66平方米,项目主楼地上3层,绿化率31.73%。

项目组同样基于国产BIM数维设计软件,通过“云+端”协同设计模式实现三维设计。

设计过程中,各专业间通过构件级协同方式实现专业间信息准确、及时、完整传递,同时借助软件的协同和可视化优势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对各专业管道碰撞检查分析,满足建筑净高需求,提高建筑舒适性。

广联达数维房建设计算量一体化解决方案将算量流程内置于设计过程中,项目组实时提取关键性指标,在设计阶段对模型进行数据补充,将设计模型完善至算量模型,实现模型复用、数据传递,避免造价重复建模。

通过GFC格式直传GTJ/GQI,一键生成算量模型,项目过程中基于过程版本设计成果进行多个方案的工程量对比,选择经济性最优方案,提升全链作业效率的同时,助力项目智控成本,确保不超限。

项目通过数维软件内置的FalconV渲染器,对幼儿园数维模型进行材质效果处理,生成效果图及漫游动画,提供真实和直观的视觉体验。

项目通过国产BIM技术应用实践,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储备。构建统一平台,提高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将原本分散的工作团体整合至一个平台,在云端实现项目策划、任务分配、专业互通等,项目信息传递更具时效性、准确性,企业多团队协同作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设计过程及时纠错,减少返工。借助国产BIM的三维协同优势,项目组在设计过程中得以提前发现多处错漏碰缺问题,并实现专业内部和专业间的错误纠正,提升设计品质;改变设计思路,提升设计质量。通过协同平台,将传统二维至三维的线性设计思路改为二、三维并联式设计,对建筑专业推敲建筑形体、快速表现效果,以及提高全专业设计效率与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BIM中心:某人民医院迁建项目-门诊医技科研办公综合楼

某人民医院迁建项目总建筑面积65278.45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9334.81平方米;地上四层,建筑面积45943.64平方米。

在模型搭建过程中,项目组通过协同设计平台汇总记录模型中发现的各专业明显冲突问题,形成图纸问题报告与建议方案,提交技术部门与设计方,共同商讨合理解决方案。

管综优化完成后,通过三维模型高亮显示不同净高区域,或导出二维平面图标注色块与数值,辅助业主方直观判断净高问题。针对净高不满足区域,通过调整管线标高(如提升风管、桥架高度)、改变管径(如采用扁管)或优化结构梁截面等方式,重新进行净高分析直至满足要求,并输出终版净高分析报告,作为施工验收与竣工模型的依据。通过数维软件内置的FalconV渲染器,对医院数维模型自动进行场景布置与AI效果图生成。

在项目过程中,构件族库通过标准化、参数化、协同化的构件管理,打通建筑全生命周期数据链条,是提升建模效率、强化协同设计、沉淀企业数字资产的核心工具。

医院类建筑机电安装功能多、专业多、管径大、净空高、空间小,整体较为复杂。设计团队根据模型布置综合支吊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导出图纸辅助支吊架加工制作与安装,一方面,有效减少现场返工,施工效率显著提高,另一方面,提高了材料利用率,管线美观性得到优化。

多维度优势验证

山西省建院通过三大项目应用实践,有效验证了国产BIM软件的业务优势:可实现多专业线上三维协同设计;建模和协同设计功能贴合国内设计师习惯,操作便捷、上手快;软件生态体系布局较广,模型无缝传递至造价端实现设计算量一体化,助力成本控制,节省造价时间,且“一模多用”有利于全流程、多方向的协同设计应用;硬件配置要求较低、操作界面流畅,且具有成熟的推广运维体系。

山西省建院将持续推进国产化BIM技术落地应用,不断拓展数字设计应用场景与应用深度,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为中国建造升级贡献山西力量,助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北京暴雨灾害的挑战与韧性城市建设之路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2024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