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住建要闻

多地奏响 “好房子” 建设变奏曲:新房提质,旧房焕新

发布时间:2025-03-28

   在成都,租客仅需入住 30 余平的租赁住房,便能享受超 3000 平的公共空间,周边居住、办公、休闲等功能一应俱全。“轨道城市寓见・双凤桥 1 店” 一经推出,1423 套房源迅速满租,80% 以上租客年龄在 30 岁以下。这一现象表明,成都轨道 TOD 保障性租赁住房,精准满足了新市民和青年群体的租住需求,为过渡性住房树立了 “好房子” 的典范。

image.png

   “好房子” 理念,已从行业热点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出,要顺应民众对高品质居住的追求,完善标准规范,全力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 “好房子”,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成都,相关政策的出台,为 “好房子” 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 年 8 月,《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4 版)》正式颁布,在政策的支持下,楼盘赠送的挑空、阳台等面积得以合理规划,进一步提升了居住舒适度,赢得了市场的积极响应。

   成都天府新区的某 “好房子” 项目,作为新规落地的首个项目,已初现规模。该项目涵盖高层住宅、叠拼别墅以及商业裙楼。其中,高层住宅凭借 3.4 米的层高、40 平生态阳台和 142% 的得房率,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项目还配备了 4 层的业主会所,健身房、泳池等设施应有尽有。据销售人员透露,项目共计 300 余套房源,看房预约十分火爆。

   全国两会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部明确了 “好房子” 的建设方向,强调政府民生工程应发挥带头作用,结合城市更新,推动老房换新颜。以成都市驷马桥街道工人村社区为例,该社区始建于 20 世纪 50 年代,部分住宅户均面积狭小,且存在厨卫不配套、无天然气等问题,安全隐患突出。2022 年 3 月,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采用原拆原建的方式,并融入智能化手段,建成智慧治理中心,增设安防及停车设施。经过两年改造,400 余户居民成功搬进了配套完善的新居。

   自去年起,住房城乡建设部将 “好房子” 建设列为重点工作,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修订《住宅项目规范》。目前,已有 15 个省份积极响应,推动 “好房子” 建设,多个城市也对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了调整。

   杭州市也积极响应,在住宅品质提升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杭州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导则(试行)》,该导则将于 4 月 1 日起施行,旨在通过精细化的标准,为 “好房子” 的建设提供清晰指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瑞民认为,住房不仅是居住的空间,更是承载美好生活的港湾。提升居住体验,是人们的共同追求。

   面对新的发展需求,业内专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在政策层面,建立保障房供给与收入动态挂钩机制,支持刚需群体,通过契税减免等政策,激活存量市场;在产品层面,开发康养社区、青年人才公寓等特色物业,探索 “住宅 + 智慧服务” 的新模式;在技术层面,运用 AI 设计工具,降低个性化改造成本;在观念层面,强化 “居住权平等” 理念,提升共有产权、长租公寓的社会认可度。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8-2024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