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住建要闻

访企业、入院校,探寻三位焊接技师本领提升之策 —— 紧扣生产需求,雕琢焊接技艺

发布时间:2024-09-12

   国产大飞机翱翔天际,中国高铁扬名世界,港珠澳大桥横跨三地,还有众多国之重器震撼登场。在这些超级工程的背后,焊接技师们以精湛技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犹如在金属上施展 “绣花功夫”。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核工业、造船、建筑及机械制造等众多工业领域广泛应用。那么,焊接技师如何提升本领、练就一技之长?职业教育又该如何对接学生所学与生产所需?记者前往四川、陕西、内蒙古三地展开探访。


   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秦建 ——“焊接需追求极致,对自己严格要求”


   身着阻燃服,头戴安全帽,秦建站在抽水蓄能机组座环前,手持操作面板,调整参数。随后,上方红色机械臂启动,焊花飞溅之际,他一边观察机械臂操作,一边介绍:“有机械臂助力,效率大幅提升。机器焊接时我们得时刻紧盯,以便及时调整程序错误。”


   秦建是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焊接分厂高级技师,近来忙得不可开交。“多个项目同时推进,涉及不同工件,焊接方法也各异。” 从传统焊接方式到先进的机器人焊接,38 岁的秦建早已游刃有余。他焊接的轴类件合格率百分百,转轮超声波检测合格率超 98%。


   从对焊接一无所知到在钢上 “精雕细琢”,20 年来,秦建不断探索,磨砺技艺。他利用业余时间,用分厂废弃边角料练习不同角度、材质的工件焊接,以掌握焊接技术;每次开焊前,认真查阅图纸和工艺文件,牢记技术要求、工艺规范与质量标准。“焊接要追求极致,对自己严格要求。” 这是秦建对工匠精神的深刻感悟。凭借这股坚韧不拔的精神,他攻克了无数难关。


   近年来,车间引入大量焊接机械臂组,秦建意识到紧跟时代步伐的重要性。他自学机械专业英语,掌握绘图和仿真模型软件。在秦建看来,电焊最关键的是要有韧性。任何时候都要稳住性子,持好焊枪,层层填充焊丝。他胳膊上的伤疤,是焊接时铁水穿透手套烫伤留下的印记,“习惯了,再疼也得忍着。手抖会产生气泡,影响焊接质量。”


   如今,东方电机拥有各类技能人才 2300 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 67%。企业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平台,通过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开展专项培训等方式,并发放训练津贴,极大地提升了技能人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陕西建设技师学院任斌 ——“牢记技术规则,方能确保焊接质量”


   陕西建设技师学院实训基地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中,焊花闪耀。


   任斌站在一台氩弧焊机前,设置好工艺参数后,左手持焊丝,右手握焊枪,引弧声响起,焊枪在不锈钢管上缓缓移动。“每个试件、焊缝、焊接方法和位置都有特定工艺参数。焊缝的尺寸会影响焊接质量。只有将技术规则牢记于心,才能保证焊接质量。” 任斌放下焊枪说道。


   20 岁的任斌是陕西建设技师学院焊接加工专业实习教师。他在第一届黄河流域职业技能大赛焊接赛项中荣获银牌,又在陕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西安市选拔赛中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省赛资格,目前正积极备战决赛。


 “当前,焊接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市场需求持续上升,且多在大型制造业企业任职,福利待遇良好。” 陕西建设技师学院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朱锡霞表示。良好的就业前景吸引任斌选择了焊接专业。


   随着学习的深入,任斌对能为火箭焊接关键部件的顶级焊工高凤林充满敬仰。为此,他在专业学习上付出巨大努力,以 “理论 + 实操” 双满分的成绩进入学院焊接集训队。


   朱锡霞是集训队专业带头人、高级讲师,她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多年来,该学院焊接加工专业与企业相互派遣教师和骨干,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产教融合模式既锻炼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朱锡霞说道。


   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企业对焊工岗位的要求愈发严格。近年来,学院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各类机器人焊接技能大赛,学生不仅要掌握焊接操作,还需具备编程能力。“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朱锡霞强调。


   呼伦贝尔技师学院刘英爽 ——“手握焊枪,就得对每一条焊缝负责”


   晚上 10 点半,结束一天实训的刘英爽回到宿舍,蹲在地上休息。为何有床不躺、有凳不坐呢?刘英爽解释道:“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起初是为了练习蹲着焊接,久而久之就成自然了。”


   25 岁的刘英爽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的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他为了早点挣钱养家,进入呼伦贝尔技师学院焊接专业学习。


   焊接主要是连接金属零部件,工艺要求极高,既需体能,又要眼明、心静、手稳。刘英爽身形瘦小,起初不仅搬不动几十斤重的构件,连焊枪都拿不稳。“操作时常常手忙脚乱,眼睛还常被电弧打伤,身上也被焊花烫出许多血泡,疼痛难忍。” 刘英爽回忆道。


   为尽快掌握焊接技能,刘英爽每天晚上坚持在胳膊上吊秤砣、用手托砖头。日常生活中也尽量蹲着,以练习焊接动作。如今,他能手持焊枪连续工作四五个小时。


   通过不懈努力,刘英爽成为优秀学员。为进一步提升技能,他选择参加比赛。每天进行 12 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挑战各种材质和工艺的焊接技术。从碳钢到不锈钢再到铝合金,从平焊到仰焊,每个动作都力求极致;手工焊、氩弧焊、气保焊,每种技术都运用娴熟。“手握焊枪,就得对每一条焊缝负责。” 刘英爽坚定地说。


   刘英爽在第一届黄河流域职业技能大赛焊接赛项中获得银牌后,又在内蒙古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担任裁判员。近日回到学校,他又投入紧张的实训,为明年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力备战。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8-2024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中心